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

[底片攝影] 古寫真市集2(Sure Shot Z155);Mamiya Six IV試機;近日拍立得隨拍(SX-70 Sonar/Fujifilm instax mini 90)

Canon Sure Shot Z155, Kodak ColorPlus 200




前陣子萬鏡寫真館又辦了一次老相機市集;這次規模沒有第一次大,但仍有不少底片愛好者出現。既然天氣預報說降雨機率頗高(結果那天沒下),我就決定帶傻瓜機去隨便拍拍。

Z155打閃燈的效果還蠻不錯的,此外這次第一次打開機背日期打印功能(支援到2049年),但在照片上很淡,有時看不太出來。















感覺不少人對底片機很感興趣,但不知從何下手。
我個人是覺得,除了勤做功課、了解你的需求和別被刻板印象限制之外,
不妨把你遇到的相機當成緣分,接受它和好好用它。




以前用來裝電影底片的箱子,過海關時給人手檢




那天也試著用數位相機拍了個小短片:







回去時走金華街,看一下那裡的日式房舍狀況。
看起來還是很殘破、丟著沒動的狀態。


很奇怪,Z155在陰天時的曝光表現比我的其他底片機都好。






* * *



前陣子買了台新相機:中片幅6x6的Mamiya Six IV(1947)。

其實就是之前發現我的Yashica Mat-124G疊片問題越來越明顯了,而這台是用滾輪計算過片距離的,不確定能否修好,就想找台有紅窗、過片比較簡單可靠的機子。剛好常去修相機的店放了一批新相機出來,有幾台便宜的TLR(雙眼相機),然後就是這台。有台TLR是6x6和6x4.5兩用,偏偏缺了底片擋板。此外這台的狀況比那些TLR好太多,而且鏡頭更好,而且是RF蛇腹機!

TLR真的很特別,但取景上還是有點吃力,攜帶上也不太方便。蛇腹機折起來的體積就縮小不少。











Mamiya有時被譯為瑪米亞,但這名字其實來自創立人之一,相機設計師間宮精一(Seiichi Mamiya);另一位創辦人是菅原恒二郎(Tsunejirō Sugawara),所以早期機型會有個雙鏡片標誌,上面寫著S和M。Mamiya Six是他們在1940年成立後推出的第一台相機,而我這台第四代是他們戰後的第一台機種(1947-1953年),主要賣給駐日盟軍。有些人的相機底部有「Made in Occupied Japan」的字樣,當時所有出口品都必須加上這句話;我這台沒有,所以可能是在日本本土賣出的吧。

至於Mamiya Six的最大特色,便是它是靠著前後移動底片來對焦(用一片金屬夾住底片──所以那片絕對不能弄丟!)。據我所知,底片時代只有1996年的Contax AX用了類似設計。

我這台的鏡頭是Olympus Zuiko Coated 1:3.5 f=7.5cm(但看不太出有鍍膜,也許已經掉了),四片三組天塞式。到了稍後的型號,就會使用Mamiya自家生產的鏡頭了。最近對焦約1.3公尺。快門是Seikosha-Rapid,1至1/500秒加B快門,可以裝快門線,可惜還沒有電子閃燈觸發能力。網路上找到的日文手冊在此

測試底片是Kodak Ektar 100。大體上蠻好的,但遠景稍微有點不清楚,還不確定是鏡頭/光圈問題或我沒對好焦。由於觀景窗必須把眼睛緊貼上去才能看到全景,所以對戴眼鏡的人來說有點難用。另外,過片轉盤本身有計算過片距離的能力(轉到特定距離會卡住,這時得撥一個撥桿才能繼續),但在家裡用廢底片測試的結果,感覺似乎不太準,所以試拍時還是以紅窗為準。

(另外這裡糾正一個我也相信過的概念:有人曾說紅窗褪色會導致漏光。其實紅窗是針對早期黑白底片設計的,因為黑白片對紅光最不敏感。現代底片都用黑色背紙,所以開著紅窗也無所謂。)





近距離拍攝的銳利度驚人。

有點好笑的是,這天下午全台大跳電,
回家看新聞才知道有這件事。


因為舉行世大運,北門旁往台北車站方向的廣場,放了許多旅遊宣傳裝置。
但世大運結束後再去,就全部撤光了。



對了,後來修相機的師傅說可以幫我修Mat-124G,也修過了(沒跟我收錢,因為當初是跟他買的)。但我還沒有時間實拍看看。





* * *





最後來放些拍立得照片。

我在古寫真市集買了包Impossible Project黑白底片(有打折),回家用SX-70 Sonar拍了些靜態照。效果不錯;只是我這回才搞懂,打閃燈時曝光轉盤還是有作用的,會稍微改變光圈大小。既然我買的Mint閃燈出力有點不足,我就得把轉盤轉到全白,才能讓半公尺外的物體夠亮了(下面那張我忘了這樣調)。

此外我也終於發現,底片左側的雪花痕跡其實是出片滾輪不乾淨所致,在底片壓出了痕跡。稍微刮過以後有明顯改善。



用窗戶的自然光加腳架拍。
第一張曝光轉輪設在中間結果太亮,轉到全黑就剛好。
這種黑白質感和富士instax底片差異很大,非常特別。



這次做了點測試,Mint Flash Bar 2的GN大概略高於22。
問題就在於,我的聲納機用閃燈時光圈總是不大,所以有效距離最多就1公尺出頭。



其實這些底片拿在手上看的感覺,完全是數位螢幕無法呈現的。而寶麗來底片再貴,就是有種富士instax沒有的質感。



剛好就在這幾天,被Impossible Project最大股東收購的Polaroid於80周年推出了全新的OneStep 2拍立得相機,仿1977年的OneStep/Land Camera 1000造型,以Impossible Project的I-1相機為基礎改造,使用I-Type和600型底片,鏡頭為固定對焦的106mm,機身電池可撐60天。售價為120歐元或99美元,算是頗為親民。

同時,Polaroid和Impossible Project的品牌也結合成了Polaroid Originals,底片也換包裝和降價了(從一包23.49美元降到18.99美元;無內建電池的I-Type底片則是15.99美元)。聽說彩色底片的顯影時間從30分鐘減到15分鐘呢。所以接下來我不會再買舊底片,等新底片在台灣上市吧。

Impossible Project底片仍然不夠完美和很貴,但經典拍立得的風潮會因此回來嗎?








* * *





最後是近期一些富士instax拍立得。之前重新開始摸索彩色底片。不過,感覺彩色底片的配方有小改?顏色變得更明亮了,對光線的反應也比較好。







 









已經拆除的台北圓環,保留日治時期防空蓄水池







富士拍立得的測光還是對陽光很敏感,
所以逆光和高反差場景一定得調亮。這張就調到L+(+1EV)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